琦琦,
见信如面
董宇辉说:“努力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优秀,而是在意外和不可控的因素来临时,那些平常所努力积淀的涵养和能力,可以成为我们对抗一切风雨的底气”。
人之所以要努力,是为了尽可能的把命运拽在自己手里,而不是被动的被安排,是为了遇到真正喜欢的人或事的时候,除了一片真心,还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努力的真正意义就仨字:选择权!
到了高二这一年,强人将浮出水面。如果你想让自己变成强者,那么从现在开始,奋起直追!
高一暑假不论是否充实即将尾声之时,简聊几句:
日常交集时每每找个切点想去深入探讨问题本质时,大都不欢而散,强加一个观点到另一个脑袋里面无异于不溶于水的物质即便浸泡水中也是不溶的,但一个人一旦觉悟,启动开关将主观能动性作为做事的第一准则就相当于酒精遇到水,任意比互溶呀!
高二是分水岭:高一时,一切都跟新的一样,反正也拉不开差距,高三时,所有人都铆足了劲,想拉也拉不开差距,只有高二这一年,天时地利人和都取决于你自己!
高二学业加重,高中很多的必备知识都是在高二打的基础,就是说高二的质量直接影响高三的复习质量,也就直接影响高考的成绩,是突破和提升期,是拉开距离的黄金时期,其中的重要性自己细细去品。
很多人高估高三一年的作用,自认为只要在高三“玩命”的干一年,凭借聪明才智就能傲视群雄。可没有打好基础者大都是名落孙山事与愿违,譬如我,二次高考也无缘本科,侥幸的是踩到了专升本政策的尾巴,拿到了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但那些仅靠高三一年实现逆袭的幸运儿,无一不是有着高一高二夯实的基础的。
高中与初中截然不一个套路的,中考筛掉“懒”孩子,高考选掉“笨”孩子,中考是过滤学渣,高考是选拔人才。高考考的是智商,分数虽然不重要,可是高考成绩是筛选的筹码,且是唯一筹码呀。
做好从被安排任务到主动学习的改变,因为自主学习是突破的关键,每餐一个馒头几瓣大蒜喝点白开水也饿不死,但是为啥不这样呢?还想吃点肉喝点粥呢?
老师教的课本上知识点就是白面馒头加大蒜,你的主观能动性,你的思考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就代表你吃了多少肉喝了多少粥,高考就是衡量你体质的时候,是否是个营养健全的孩子,全靠你日常的饮食!
构建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二进度快,知识点变难,你要有个心理准备,对错题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消化程度等,点滴的积累都是会呈现在分数上的,眼高手低不可取!
改掉拖延懒散,记得入学时老师看了中考各科成绩的反应么,这学生是聪明不过有点“懒”,你兴许会想,等到了高三再像初三那样玩命学吧,但是,明明你现在就可以做这些事,为什么非要拖延一年时间呢?完成一件事最好办法,就是,立刻、马上、刻不容缓的投入其中。
人虽是环境的产物,但不问失败找借口,多向成功找理由,都是两个肩膀架个脑袋,同样的老师,教室和学校,人家可以的,咋凭啥屈人之下?日常生活中的那种破坏神力,那种不愿善罢甘休的不服输的劲头呢?为啥不可以在学业上有所体现呢?
小小年纪就领悟圈子和阶层,实属不易,可是肤浅的表面认知是不具备现实指导性,风平浪静海平面下的暗潮涌动才是常态,能否看透或者驾驭是后天锤炼的,不是简单课本内外寥寥数语就说得清的,
高考出黑马是真的,黑马永远是少数也是真的,高考是一个特别公平的考试,你为考试付出了多少,你就获得多少的回报。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或许现在就是你拉起小帆船,奔向彼岸的起点吧,改变就能到达。
愿你在新的学期,与勤为伍,与懒无缘,持续努力,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
于2024年8月 深圳·南山